崇义美食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大二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这得益于共青团崇义县委组织的寒假大学生“回家”社会实践活动。
“崇义县被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认定为2023年全国‘返乡’重点县。寒假期间,我们不仅为返乡大学生提供了60多个社会实践岗位,还组织开展了社区青年行动、乡村振兴青年功绩、返乡见变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搭建了社会实践平台。 共青团崇义县委书记张锐介绍。
新年伊始,绿色可期。 在共青团崇义县委、崇义县林业局等单位的组织下,70余名回国大学生来到县长隆镇忘忧谷风景区,开展“建设建筑”义务植树活动。多彩崇义,保护绿水青山”。 虽然冬天寒冷,但植树现场却进行得如火如荼。 同学们积极性很高,三五人一组,配合默契。 经过几个小时的工作,2024年第一批树苗为景区栽植完毕。
元宵节前夕,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邹锐邀请学校的10名同学来到自己的家乡——崇义县杨梅镇杨梅寺村。 他们对这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感兴趣。 通过采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灯”代表性传承人“崇义王小亮”,深入了解了龙灯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各种装饰部件,体验了龙灯的魅力。 “崇义龙灯”文化“零距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需要工匠的保护,更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传承下去,让中华文化遗产得以延续。” 元宵节这天,邹锐和同学们来到了杨梅寺村的“儿童港湾”。 吃汤圆、猜灯谜、和留守儿童一起舞龙灯……载歌载舞,为新的一年带来好运。
共青团崇义县委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从2019年开始,崇义县开始组织大学生“返乡”社会实践活动。 五年来,借助这次实践活动,团县委组织联系了3000多名崇义大学生,吸引了200多名大学生回家乡就业创业。 正月初九的春季招聘会上,不少前来应聘的大学毕业生见到做志愿者的大三学生,都感到格外亲切。
“在外地上大学后,回到家乡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在新建的“那年·崇义”历史文化街区参观实践后,大学生刘家玉深受感动。 青瓦青砖的老房子,香喷喷的烟花街,湟源米果、客家米酒、炒豆角等非遗美食,瞬间勾起了大家的童年回忆。
“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了解家乡文化、感受家乡变化提供了平台。火热的社会实践加深了青年学生的家乡感情,助力青年人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崇义县委党建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兰贤宇说。
据了解,近年来,崇义县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工作,并没有受困于小县结构。 出台“尊重人才八项政策”、“人才强县二十七条政策”、“新医改政策十七条政策”等政策,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不断深挖人才“蓄水池”,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青年学子与家乡“双向走”。 (记者秦亮 通讯员范其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