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做潮汕美食 不停推荐哪一款才更合你的心意呢?
对于一个热爱美食的吃货来说,
潮汕是一个神秘的美食天堂。
潮汕美食,
百花齐放的中华美食中
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潮汕菜制作精美,讲究调味,纯正可口,色香味独特。
具有“清而不淡、鲜而不腥、嫩而不生、浓而不腻”的特点。
每一道潮汕美食,
无不彰显潮汕饮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魅力。
连美食家蔡林先生都推荐过
哪一款更适合您?
汕头手烤牛肉丸
潮汕牛肉丸是潮汕菜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类。 以新鲜牛筋包为原料,去掉筋,切成块。 将肉锤成肉酱,加入调味料拌匀,然后用手搅拌挞,直至肉浆粘在手上。 这时,用手抓住肉糊,握紧拳头,从拇指和食指之间挤出一团肉,用勺子舀入一盆温水中,烫成香酥牛肉球。
看过电影《食神》的人大概还记得电影中周星驰拿着牛肉丸打乒乓球的场景。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一个玩笑。 好的牛肉丸弹性十足,扔到地上就能跳得很高。 牛肉丸可分为牛肉丸和牛筋丸两种。 牛肉丸采用纯肉制成,质地松软,口感细嫩。 牛筋丸的肉中添加了一点嫩筋,使其口感更有嚼劲。
潮汕有一家人尽皆知的牛肉火锅店,生意红火! 老百姓都爱吃,很多明星都争相前往。 这就是著名的汕头八里海鸡牛肉火锅。 更不用说巴赫利还出现在很多美食节目中。 在《十二味》中,我们的帅哥谢霆锋甚至专程到巴赫里寻找最好的牛肉。
同时,他还出演了风靡全国的《天天向上》。 汪涵吃完后表示好主意! 它的手工烤牛肉丸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店里的厨师每天都会在门口现场打牛肉丸。 他用两根6磅重的铁棍打他们,然后直接把他们扔掉。 需要40分钟,牛肉才能变成牛肉丸。 这高人气又弹力十足的丸子来之不易!
【汕头灞河里海】
大豪鱼丸
说起牛肉丸,大豪的鱼丸也是必点的。 清末民初,大补鱼丸(大豪旧称大补)已享誉海内外潮州人民。 是潮州人心中的家乡美食,也是潮州人的骄傲。 大豪鱼丸不仅是潮汕美食,而且有着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 经过数百年的实践和改进,大豪的祖先将鱼丸制作演变为一门绝活,并代代相传。
潮汕鱼丸以选料讲究、工艺特殊而闻名。 原始的鱼丸通常由钐和纳戈鱼制成。 用横刀将肉刮去刺,然后放在木桶底部用手搅拌、拍打,使鱼浆成凝胶状。 加入佐料做成丸子。
当地人特别强调,在潮汕以外,没有人会用鲜鱼亲手做肉丸。 由于坚持手工制作,潮汕鱼丸特别有嚼劲、酥脆。 是潮汕地区宴席上的常见菜肴。 甚至有“没有鱼丸的宴会不完整”之说。 鱼丸泡在清淡的汤里,只用芹菜调味,如果加上粿条,那就是鱼丸粉了。 当你咬下不太圆的肉丸时,第一口除了酥脆之外,简单无味,感觉就像在吃鱼的原始纤维。 喝了第二口之后,我才体会到鱼的真正味道,没有任何香料,只有海洋的味道。
滴滴向大好鱼丸店是大好有名的鱼丸店。 其鱼丸制作工艺代代相传。 被省烹饪协会授予“广东餐饮业改革开放30周年先进企业”,同时也是“潮汕老字号”企业。 其产品有“大豪鱼丸”、“大豪魔豆丸”、“大豪虾丸”、“大豪虾丸”。 “浩鱼饺”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提提香】
澄海卤鹅
鹅肉是潮汕菜的精髓。 潮汕有些地方,去作客甚至被称为“吃鹅肉”。 可以说,没有鹅肉的晚餐就不完整。 时髦人士爱吃鹅,并以红烧为美。 红烧鹅是潮汕人逢年过节的必备食品。 民间有“无鹅肉不吃”的说法,这是衡量食物是否丰盛的一个标准。
潮汕卤鹅采用当地特有的狮头鹅为原料。 这种鹅因世界上最大的鹅而闻名。 它的头上有一个巨大的肉瘤,形似狮子的头,所以被称为“狮头鹅”。 狮头雁体型比其他鹅种都大,每只重约7公斤,大雁可达10公斤。 潮汕卤菜中,第一道菜是卤鹅,其次是狮头鹅。 生为雁中英雄,死为宴会上的首选。
红烧狮子头鹅的用心颇多。 使用高良姜、香菜头、桂皮、八角、洋葱等十多种调料,其中以香菜头最具地方特色。 在腌料中煮2至3小时(具体时间根据鹅的年龄而定,年龄较大的鹅需要煮更长时间)后,立即挂在通风处。 这样鹅肉会更干、更紧实,鹅味也会更好。 更厚的。
潮汕人祭神祭祖需要用整只鹅,这里不再赘述; 整只鹅拜完后才能切成块。 切鹅肉时要注意刀法锋利,将整体切成薄片。 红烧汤可浇也可蘸。 然后撒上几颗青香菜,取一片沾上少许大蒜和白醋,送入口中。 浓郁的鹅肉香气和蒜醋香气扑鼻而来。 鹅棒和浓密的鹅肉在唇齿间碰撞。 蒜醋清除了嘴里的油腻,香菜增添了清爽的味道,衬托了鹅的香气。 味道很丰富。 咀嚼得越细,感觉就越浓郁、越美味。
红烧鹅中,最珍贵的就是鹅头——准确的说,是老鹅头。 所谓的老鹅,其实是指10岁就光荣退休的公鹅,它们的肉质变得异常坚韧,味道鲜美,尤其是额头上的肉瘤,让它们看上去就像是南极老汉。 无论是搭配酒还是茶,老鹅头都是绝对的好搭档; 但有一件事,老鹅头是潮汕花魁的卤菜甚至潮菜宴席。 自然,他身价不菲。 好的老鹅头甚至可以卖到上千元的高价。 因此,潮汕地区一直有“老鹅头不换金”的说法。
一家有着13年历史的老字号餐厅——日日香鹅餐厅。 用作食材的鹅种类是狮头鹅,是鹅类中体型最大的。 每天早上,当鹅“飞”到餐厅时,厨师就会开始工作,制作卤水。 、红烧鹅,每只鹅需要焖两个小时。 在红烧鹅的过程中,鹅会失去1/3的重量,因此红烧鹅肉紧实多汁,犹如尤物。
【日日香鹅餐厅】
库平
“潮汕人爱吃年糕。” 香港美食家蔡澜先生曾说过:“美食在广州,味道在潮汕”。 在潮汕地区的美食界,有一种有着500年历史的小吃——粿。 其品种多样,味美爽口。 它走进了潮汕人的家,融入了四个季节。
在潮汕,凡是用米粉、面粉、马铃薯淀粉等制成的食品都称为“魁”。 潮汕人的先民从中原南迁至粤东地区。 北方祭祖的习俗是用面食当水果,而南方不产小麦,只能用大米来制作。 这就是“粿”的由来。 在潮汕,逢年过节,粿是必不可少的。 “老粿”是正月团圆饭和喝茶时必吃的食物。 粿不仅是一种精美的小吃,还具有祭祀、防病治病的作用。 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粿常常传达美好的祝愿。 鼠粿印成桃形,表达对健康长寿的追求; 红桃粿染成红色,象征吉祥; 米粿是蒸制而成,表达繁荣的愿望。 这就是潮汕粿文化。
说到潮汕年糕老字号,汕头第一品牌就是老潮兴。 “老潮兴”的潮州风味年糕制作技艺不仅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出现在纪录片《老广的味道》中,传播潮汕味道!
28年前,郑弟兄夫妇在汕头老潮兴街创办了老潮兴粿品店。 截止目前,他们已开发出红桃糕、鼠壳糕、荷兰薯糕、韭菜糕、水晶球、虾饺、小米等30多种潮汕年糕! 尽管现在机器制作很方便,但他们仍然坚持手工制作。 店里的蛋糕都是当天制作、当天销售,保证了蛋糕的新鲜和美味。
【老潮行】
潮州春饼
春饼被认为是潮汕地区著名的小吃,又称潮州春卷。 登上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节目,让潮汕美食更加为大家所熟知。
春饼原本是立春时的食物。 唐宋时期称为弹簧盘。 立春这天,蔬菜、糕点、水果、糖果等都汇集到盘子里,送给亲朋好友。 取生发迎春之意,象征元朝复兴、万物更新。 吉祥之意。 春饼的馅料以韭菜、香菜等新鲜时令蔬菜为主,然后与肉丝、香菇丝、肉末、豆腐丝等一起炒入盘中,还可以加入香菇丝、鸡丝等。其他适当的原料,因人而异。 ,随心搭配。 呈长方形,金黄美观,外酥里嫩,味道浓郁香醇。 咬上一口,就会充满春天的感觉,就在酥脆之间。 满满的春味融化在唇齿间,温暖的春意在骨子里悄然涌动。
这家店在潮州是家喻户晓的。 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堪称潮州文化的著名品牌。 传承了先辈们创造的技艺和原汁原味的小吃,是华侨华人、国内外游客、旅行团游览潮州古城的必去之地。
鸭妈妈麻花、春饼、素白饼是店里的主打产品。 在店里,你不仅可以享用糖水和潮州风味下午茶,还可以把潮州特色带回家。 很多时候,对于每个人来说,他就像是一份家乡的味道,就像一个传奇。
【胡荣泉糕点】
潮汕肠粉
潮汕肠粉虽然起源于广州,但潮汕人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改造后,形成了肠粉和广州肠粉两种不同风格。 潮汕肠粉有很多分支,每个地方的肠粉成分其实也不一样,比如潮州肠粉、澄海肠粉、汕头肠粉等等。 潮汕肠粉无论是口味、馅料还是配料都与粤式肠粉有很大不同。 潮汕肠粉的馅料和配料较多,而传统的广式肠粉往往只有一两种馅料,而且只配酱油吃。 潮汕肠粉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酱汁,可分为三种:花生酱、酱油、卤汁。 一层薄薄光滑、柔韧的米浆皮,包裹着鸡蛋、香菇、虾米、肉末、腌菜、青菜,淋上热腾腾的特制酱汁,让无数人垂涎欲滴。 潮汕肠粉。
30年老店,著名的潮汕美食,传统的石磨米浆,潮汕特有的普宁酸梅汁,猪杂汤是标配,肠粉包得很漂亮,肠粉皮透明很诱人,最特别的是酱汁 酱汁是酱油型的酱汁,馅料很有潮汕风味,馅儿超饱。
【汕头汇记肠粉王】
牡蛎品牌
蚝卷是潮汕地区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 清朝末期,潮州城镇中制作“蚝卷”的小吃摊十分常见。 民国初年,专营蚝辫的潮汕蚝牌老店,对食材的挑选十分严格。 特选饶平三洲的珍珠贝,采用优质雪粉,连猪油都用当地的猪鬃炒制而成。 油就出来了。 炸牡蛎味道鲜美,口感酥脆。 由于这些老店制作的生蚝品牌味道特别诱人,在当时的潮汕城乡及海外潮人中享有盛誉,并持续了半个世纪。
蚵仔焗的主要原料是新鲜生蚝、雪粉和鸭蛋。 潮汕食语“后说放火放行汤”就是指炸蚝的特色。 烧蚝所用的鲜蚝,潮汕人又称“蚝”或“珍珠蚝”。 雪粉是指细白马铃薯淀粉。 先将锅烧热,加入油,加入葱花炒香。 然后倒入玉米淀粉水均匀。 ,煎成圆饼状,厚约一厘米,待生粉水刚熟成型时,均匀地倒入蛋浆,然后将生蚝(生粉水打成浆)、培根丁等放在上面,稍煎一下、用锅铲切成四个角,从锅边切开,翻面继续煎至外酥里嫩。 “蚝牌”的酱盘是沙茶和鱼露。
万众期待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后,来自中国各地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再次出现在荧幕上。 其中,汕头的西天祥牡蛎品牌和澄海莲花的“银幕牡蛎品牌”亮相。 让潮汕菜再次名扬天下。
【西天祥牡蛎品牌】
普宁豆腐干
豆腐干是普宁风味独特的食品,久负盛名。 其制作方法是将大豆磨碎,加入少许马铃薯淀粉、石膏等原料配制,蒸熟后包成块状。 颜色为白色和黄色,每块重约50克。
现在普宁人煮豆腐干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炒,即将豆腐干切成小块,下锅煎,加入韭菜。 是普宁农民常见的一道名菜。 第二种方法是烘烤,即将豆腐干切成小块,加入少量水,加入少许炸好的鱼胸肉和几片白蒜。 烘烤后,下酒就是一道香浓可口的菜肴。 第三种叫炸豆腐,即将豆腐干块放入大锅中煎至皮变红,然后捞起切成小块。 食用时蘸生蒜醋或韭菜盐水等调料。 普宁炸豆腐以其皮酥、肉嫩、爽口的特殊风味而闻名,常吃百味不厌。 许多普宁的老华侨和在外打工的人们,回乡后都不会忘记品尝家乡的味道。 小吃普宁豆干。
普宁市南溪镇就有这样一家店。 这是路边一座简陋的铁帆屋。 每天只营业半小时。 很多食客专程开车来这里就是为了他的普宁干豆。 ! 这家店已经营业17年了。 每一块豆腐干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 每天来这里吃豆腐干的食客络绎不绝,人满为患!
【丐帮脆皮豆腐干】
龙江猪脚饭
龙江猪脚饭起源于惠来县龙江小镇。 这只是一个小镇。 潮汕菜、潮剧、功夫茶等随处可见,但处处彰显着浓郁的潮汕文化。
相传,龙江猪蹄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当时,韩愈因写《佛骨桌上》劝谏接受佛骨,被贬到距京师八千里的潮州。 韩愈在潮州兴办教育,整修水利,除掉为害百姓的鳄鱼。
一位富商为了表达谢意,请了几位粤菜厨师宴请韩愈。 龙江猪蹄的创始人就是其中之一。 韩愈对龙江猪蹄的嫩滑、糯香、肥而不腻的味道赞不绝口,并亲自为其命名。 为了与其他美食区别,他以“龙江”地名命名为龙江猪蹄。 从此,龙江猪脚名扬天下,深受广东人民喜爱。
在惠来县龙江镇,有当地最有名的龙江猪蹄店,已有30年的历史。 据说是龙江最好吃的猪蹄饭! 店里的卤汁也是祖传秘方,让你在快餐文化的今天也能吃到一碗正宗传统的龙江猪蹄饭。
【猪指关节酒店】
寒意
为何称为“潮州大冷”,至今尚未达成共识。 所谓“大冷”,就是指潮州大排档出售的大众化的冷盘、熟食。 例如,香港潮州美食家蔡澜在《至尊香肠》一文中说道:“香港大冷摊制作的红肠……”
潮州人的夜宵大致可分为卤水、鱼饭、腌制品和熟食。 卤水可以选择红烧鹅、红烧猪蹄、红烧干豆等; 鱼饭除了常见的巴郎鱼、大眼鸡、红鹦鹉鱼之外,还包括红肉饭、冷冻红蟹、冷冻小龙虾等。 腌菜类包括腌蟹、腌虾、咸血蛤、酱菜等。 丰富的内容绝对会让初次就餐的食客眼花缭乱。
如果你去过汕头的“福源夜蜜”,你就会直观地体会到潮汕人对夜宵的重视。 几张长桌一字排开,所有的“冷饮”都能在这里找到。 来“富源野米”吃夜宵的当地人,可以用手点几个小菜,配上一碗好米饭开始吃。
【富源夜饭】
那么在你心里,
哪些食物比较有潮汕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