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萝卜团:软糯鲜香,专属的独特年味
说到象山吃,总少不了新鲜的海鲜,但对于老象山人来说,最有年味的还是萝卜缨和红豆缨。前者鲜香,后者甜腻沙糯,其独特的软糯鲜美,俘获了象山人的味蕾。
每到腊月末,家家户户都会备上几锅萝卜丸子、红豆丸子,祈求团圆吉祥,甜蜜美满,有客人来时,随时可以上桌,蒸熟即可。
咬一口香甜的粽子,尝一尝年味,这时,象山人民就知道新的一年开始了。
香味扑鼻、味道鲜美的萝卜丸子,是象山独特的年味。如今,萝卜丸子已不再是过年才有的稀罕物,只要家人想吃,随时都可以做。
作为象山十大名小吃之一,萝卜丸子的味道自然是独一无二的。“肯定是新推出的象山白萝卜。”说到食材的选择,大家心里都有硬性的标准。象山白萝卜不同于北方的萝卜,它脆嫩多汁,香甜爽口,口感极佳。搭配猪肉、冬笋、豆腐干、鸡蛋、姜丝,再用猪油、盐、味精等点缀即可。
准备好食材,穿上围裙,开始做馅料。萝卜洗净,切丝,焯水后捞出,用清水浸泡一小时,再次捞出,挤干水分,备用;猪肉、冬笋、豆腐干切丁;鸡蛋铺上蛋皮,切丝;锅里放入猪油、姜末炒香,再加入所有食材,调味,熟了装碗即可。
在象山,几乎每个家庭主妇都会包饺子,材料大同小异,但每家都有自己的风味,每家都有自己的小秘方,“包馅的时候,每个萝卜饺子里放一两片蒜叶,会更香!”
馅料做好之后,接下来就是和面了。和其他面食只用一种面粉不同,萝卜饺子的面皮需要两种米粉,糯米粉和精米粉,而且配比也很关键。把糯米和精米按2:3的比例混合,用清水浸泡十五分钟,取出,在太阳下晒半天,晒干后磨成粉即可。
和很多中国食品的制作过程一样,米粉的配比从来就没有一个精确的标准,全凭每个家庭主妇多年做面团的经验。“糯米粉放多了会粘牙,面团软塌不成形,粳米粉放多了面团又太硬,口感不好。”将米粉倒入盆中,边搅拌边用90℃以上的开水冲,揉成软硬适中的面团备用。
取一小块面团,将其揉成球状,捏成团状,将馅料放入其中,用大拇指侧面和大拇指根部配合另一只手将馅料包住,封住开口,去掉多余的面团。
谈笑间,十多个萝卜丸子做好了,个个洁白肥美,十分赏心悦目,蒸锅里蒸十五分钟,出锅热气腾腾,色泽鲜艳细腻。咬一小口,热汤喷涌而出,再咬一大口,萝卜的清香、冬笋的爽脆、猪油的浓郁鲜香流淌在唇齿间,穿过味蕾,深入内心。手工米团的糯香、韧劲,让人细细品味这一份只属于象山的独特年味。
红豆香甜,团圆甜蜜才是过年的关键
红豆丸子与萝卜丸子一样,也是象山十大名小吃之一。
红豆饺子顾名思义,主要馅料是红豆,煮软后捣成沙,再加点干桂花炒熟即可。面皮和萝卜饺子一样。把馅料包成球状,用温水泡一会儿,包上一层糯米,再在上面轻轻铺上少许红糯米,然后蒸熟即可。
红豆粽子刚出锅,一筐一筐的提起,立刻雾气升腾。每一个红豆粽子都可爱精致,里面包裹的糯米晶莹剔透,粒粒分明,顶上的红点格外醒目诱人。因此,也有人叫它“红头粽子”。红豆粽子皮嫩滑,甜而不腻,红豆馅软糯,夹杂着淡淡的桂花香,吃一口都不会腻。这份甜蜜和温暖,心里承载着太多老象山人的回忆。
香山人都是吃着豆沙馅的饺子长大的。我记得,过完腊月中,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以前物资匮乏,粮食不多,过年包饺子是件大事,家家户户至少要包两三斗米。
如今,象山人大多没有大炉子、没有柴火、没有蒸锅,所以也不包豆沙馅了,只是逢年过节时买一些到点心店吃,毕竟没有豆沙馅的一年,对象山人来说,不算是一年。
团圆、甜蜜,代表着祖先最朴素、最美好的愿望。小小的粽子蕴含着他们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对于香山老人来说,这是祖先留下的馈赠。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再次品尝,一定会心潮澎湃,勾起对新年、对家乡的所有柔情。
(陈妍然文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