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国1元小幅价格上调,背后真相是什么?
11月6日起,星巴克中国将部分饮品价格小幅上调1元。 例如,大杯美式(Grande cup)的价格从27元上调至28元,在星巴克购买高杯(Tall cup)拿铁的成本也从28元上调至29元。 此次价格调整涉及星巴克所有线下门店,以及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拓展运营的外卖服务星巴克星达送。
星巴克官方回应称,此次调价是考虑到当地运营成本和市场波动。
事实上,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全球消费品价格均出现小幅上涨。
由于石油价格、运输成本以及与许多商品价格相关的美元走强,食品和化妆品制造商的价格在通货膨胀环境下上涨。 雀巢、联合利华、宝洁等消费企业也在最新的三季度财报中披露,涨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成本上涨的压力,促进了业绩增长。
星巴克11月4日发布的2018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实现营收6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57亿美元增长10.6%。 美国市场同店销售额增长4%,超出市场预期2%-3%。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这一增长主要来自星巴克期内将产品均价提高了5%,而本季度美国市场交易量下降了1%。
目前,星巴克在中国市场仍然保持着一定的优势,因此提价带动销售的方式似乎并不是中国市场此次价格变动的主要原因。
“星巴克在中国的定价策略是长期的,是在仔细评估、综合考虑当地各种综合运营成本和市场动态后制定的,而不是单一因素或单一业务所致。” 星巴克说道。
星巴克上一次在中国市场调整价格是从2016年6月16日开始,中国所有星巴克门店部分饮品上涨了2元左右。 原因也是“出于运营成本考虑”。
在中国市场,星巴克主要依靠渠道拓展来推动业绩增长。 美国市场相对成熟,提价是提升业绩的有效途径。 星巴克国际及渠道发展集团总裁约翰·卡尔弗曾在业绩会议上表示,报告显示,2018财年,星巴克中国的收入“非常强劲”增长了21%。
他还表示,这一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新店推动的。 因此,星巴克将重点关注在中国的开店速度。
2018财年,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新开门店585家,进入17个新兴城市。 2018财年第四季度,星巴克新开门店139家,进入5个新城市。
卡尔弗表示,这些新店的开设将带来收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