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出现了小黑点,你还敢看医生吗?
“有一天早上,你对着镜子刷牙,发现牙齿上有一个小黑点,根本刷不干净……”小黑点渐渐变成了一个小黑洞,你开始恐慌。 洞越来越大,常常会引起剧烈的疼痛,这让你想到去看医生。 原本几百块钱的小问题,一下子变成了费时、费钱、还不一定能保住牙齿的大问题!
这些小黑点到底是什么?
可能性一:色素沉着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经常吸烟、喝咖啡和茶的人身上。 通过刷牙和漱口很难去除黑斑。 临床上采用超声波洗牙去除黑色素沉着,然后对牙面进行抛光,使牙面高度光滑,不易再次沉积色素。
可能性2:龋齿
龋齿是由多种因素(主要是细菌)引起的牙齿硬组织慢性、进行性破坏而引起的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蛀牙。 对于龋齿,使用高速涡轮钻去除感染和恶化的牙齿硬组织,然后用复合树脂填充空腔。 如果龋齿面积较大,甚至引起牙髓炎症,就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去除感染的牙神经,然后修复牙冠缺损。
如果现有的蛀牙不加以控制,会发生什么?
浅表龋:早期蛀牙,细菌仅附着在牙釉质表面,临床表现为肉眼可见的小黑点,但无疼痛感。 如果你此时迅速做出决定,花时间去看牙医,并进行补牙治疗,整个过程就不会那么可怕或痛苦。
中度龋齿:细菌破坏牙釉质并攻击牙本质的表层。 小黑点变成小黑洞。 您的牙齿开始感觉不舒服,容易疼痛,并且对热、冷、酸和甜的食物敏感。 然而,刺激物去除后,疼痛就会消失。 此阶段还需要进行填充处理。
深层龋齿:细菌破坏牙釉质并攻击牙本质深层。 热食的刺激会引起疼痛和不适。 在保存骨髓的同时要及时进行充填治疗。
牙髓炎:此时细菌一路向下突破牙本质,进入牙髓。 在这个阶段,牙齿被认为是“终末期”,并且会出现剧烈疼痛,尤其是在晚上。 我睡不好,吃不好,受不了冷热酸甜的刺激,有时半边脸会肿起来,痛得要命。 真正到了这个阶段,就得去医院进行“根管治疗”了。 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完全挽救您的牙齿。
根尖牙周炎:如果比较严重的话,牙根也会受到影响,导致牙槽骨吸收。 一旦发生急性炎症,疼痛难忍,哭着喊爸爸,还得看医生,牙齿可能就保不住了。
拔牙:有些烂到核心的牙齿已经开始松动,只有经过牙医诊断后才能拔掉。 此时,是时候和你的牙齿说再见了。
当然,预防胜于治疗,避免小黑斑的出现才是最彻底的治疗!
如何预防呢?
1、用含氟牙膏刷牙,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中华口腔医学会推荐巴氏刷牙法。
2、饭后漱口并使用牙线:饭后用温水漱口,可以减少食物残渣和细菌腐蚀牙齿的危害。 使用牙线清除牙齿邻近表面和颈部的食物残渣和软牙菌斑。
3、定期洁牙和口腔检查:可以清除牙石并有效预防各种口腔问题,及早发现蛀牙并及时治疗。
4、窝沟封闭:窝沟封闭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 在不影响牙齿组织的情况下,在牙齿表面涂上一层特殊材料,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外来细菌和食物残渣。 等待入侵。
5.涂氟。
事实上,只要及早发现和治疗,大多数牙痛是可以避免的。
编辑吴旭梅审刘春生审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