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和尚:一个叙利亚人的流通天堂,不乏中国
1.
义乌是小商品流通的天堂,包括中国和中东特产的交流。 这里也是近 20,000 名阿拉伯商人的家园。
41岁的奥马尔10年前离开了家乡。 他被骨子里驼背商人的血统所吸引,来到中国谋生。 但2011年之后,他的身份因为战争而从“商人”变成了“叙利亚人”。
叙利亚曾经是中东地区人均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 战前的平均寿命约为70岁,这在许多国家都被视为长寿。 虽然石油的利润基本上都被外国公司瓜分,但他们也有旅游业。
2004年,叙利亚旅游收入达到22亿美元。 如果你在旅游网站上查找大约10年前的中东旅行推荐,你会发现叙利亚被认为是“最适合女孩自由旅行的国家”。 博主写道:“别害怕,去自由自在地玩吧!”
但现在,去叙利亚旅行已经不可能了。 奥马尔的叙利亚朋友更多地考虑的是如何离开,因为除了战争之外,人们也很难面对战后袭来的萧条。
2.
哈泽姆出生于大马士革的一个糖果世家。 我的曾祖父从头开始开发了甜点的配方。 当他出生时,全家人已经拥有了一座占地数百英亩的甜点豪宅。 中东人喜爱甜食。 有句谚语说,阿拉伯人有两个胃,一个用来吃食物,一个用来吃甜点。
根据叙利亚法律,哈泽姆25岁入伍,被分配到坦克部队,两年后退役。 他不喜欢上学,也不喜欢当兵。 他只想等到兵役结束,回家做饼干。
问题出在坦克部队上。 当军队决定招募民兵时,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服役过的坦克兵。 哈泽姆几乎是第一批被通知前往前线的人之一。
此时的他已经退休好几年了,已经在家族工厂里实习了很长一段时间,掌握了几十种面包和甜点的制作方法。 按照他原本的人生规划,他要成为一名独立糕点师,恋爱,结婚。 但这一切即将结束。
当时,奥马尔正在考虑在中国开发叙利亚甜点的想法。 他在义乌的餐厅才刚刚起步。 他希望为客人提供中东体验,让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甜点将是锦上添花。
对于中国食客来说,他们对叙利亚的了解就是压倒性的内战新闻。 奥马尔强调,他早在战前就来到了义乌,他不想被视为难民或逃离祖国的人。
这种微妙的体面也许只有远离危险的人才能注意到。 当奥马尔被介绍给大马士革著名的甜点工厂老板(哈泽姆的父亲)时,他想知道是否有厨师愿意来中国制作甜点。 对方很快回应:是的,我的二儿子。
哈齐姆成为义乌的另一位阿拉伯糕点师,远离家乡叙利亚和征兵通知。
3.
至于哈泽姆在应征入伍之前是如何利用各种秘密手段成功离开叙利亚的,我没有问他。 就连他逃跑的细节,也是被咖啡馆里的女员工聊天时无意中透露出来的。
然而,他们在中国的创业之路也并不顺利。 阿拉伯合作伙伴失信了,餐厅被放弃,他们受到恐吓,最后破产了。 奥马尔抵押了他的房子和汽车。 拍摄期间,我提出去他家拜访,他犹豫了,拒绝了。 最后他说自己没有家,每天都住在办公室里。
哈泽姆继续为其他餐厅制作甜点,而且他仍然获得报酬。 他并不是在寻找新工作。 虽然一开始,奥马尔只是想找一名糕点师,哈泽姆只是想离开叙利亚,但没有人提及雇佣关系之外的事情,也没有人觉得一个人救了另一个人的命。 但当奥马尔破产后,哈泽姆觉得他应该留下来。
他们做的甜点叫做果仁蜜饼。 外面是层层酥皮,中间是核桃、杏仁等坚果组成。 口感酥脆,带有黄油和蜂蜜的芳香。 在西亚各国,红茶加果仁蜜饼是人们饭后的浪漫享受。
Hazem 在义乌寻找果仁蜜饼的原材料。 他已经34岁了,眼里依然带着纯真。 他总是双手插在口袋里,一脸漫不经心的表情,但对于甜点馅料的坚果是从中国买的还是从昂贵的叙利亚进口的坚果,他一点也不肯妥协。
4.
奥马尔毕竟是个商人,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半年后,他在一个小区租了一间商铺,开了一家不到15平米的咖啡馆,取名为“爷爷家”,因为他发现国内很多店铺都叫“奶奶家”、“奶奶家”,而爷爷家则叫“爷爷家”。尚未开发。 。
这次他找到了中国合作伙伴,讲述了阿拉伯糖沿着丝绸之路的迁徙历史和中国特色的淘宝电商模式,赋予了产品文化故事和商业化路径。 于是,他们决定将Hazem制作的叙利亚传统甜点作为独立产品,在淘宝店销售。
吃甜食似乎是阿拉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但这毕竟是中国,他们愿意为这里的“巨大市场”做出一些改变。 所以Hazem和Omar还根据中国人的不同口味设计了一款新的抹茶产品,用抹茶的苦味来冲淡果仁蜜饼的一些甜味。
Hazem每天在工厂里制作甜点,订单也逐渐增多,但咖啡馆却缺一名厨师。 奥马尔询问哈泽姆是否有合适的候选人。 哈泽姆想起了奥姆兰,一个仍在大马士革的小男孩。 战前,他一直经营一家咖啡馆并制作传统的叙利亚肉馅饼。
“为什么他在大马士革呆了这么久却没有被征召入伍?” 奥马尔问道。
“因为他故意把自己吃到250磅,这样他就无法通过征兵体检了。”
战争开始后,奥马尔再也没有回去过。 祖国对于一个早早离开祖国的人意味着什么? 他很少看新闻。 他想到的是少年时家外的街道、姐姐做的饭菜、空气中阿拉伯香水和甜点的味道。
现在,奥马尔和他的美食团队居住在中国江浙的一个普通小镇——义乌,努力将叙利亚甜点引入中国市场。
义乌市中心有一座国际商贸城。 进出约三街的区域被当地人称为阿拉伯聚居地。
斋月期间,他们举行聚会、吃糖果、祈祷。 当中国人经过时,听到一种陌生的语言,感觉自己来自很远很远的地方。 阿拉伯人此刻感觉自己身处很遥远的地方。
制作团队介绍
厂长语录
“我希望生活就像甜点”